少林寺武校跟佛陀学做人

嵩山少林寺
少林寺·武校【Shaolin Martial arts,Shaolin Kung Fu,Shaolin Performance,Shaolin Martial Arts Performance,Shaolin Monks Performance,Shaolin Martial Arts Show,Shaolin Kung Fu Performance,China Shaolin Temple martial arts performance】当前位置:少林寺 > 少林寺禅修/少林寺禅修培训班 > 少林寺武校跟佛陀学做人

少林寺武校跟佛陀学做人

发布:少林寺武校   资源:嵩山少林寺官网   分类:少林寺禅修/少林寺禅修培训班   时间:2016/5/24   【Kung Fu,Martial Arts,WuShu】点击:1303

少林寺武校跟佛陀学做人
 【嵩山少林寺官网】讯:“君子坦荡荡,小人长戚戚”、“勿以恶小而为之,勿以善小而不为”、“不傲才以骄人,不以宠而作威”,等等,这些流传千古的名言,无一不是在强调做人的重要性。作为礼仪之邦,我们伟大的祖国一直继承着许多优良的传统,其中的很多优良传统就是在教育我们如何做人。作为世界性的宗教,佛教不仅具有其宗教性,更多的是其教育、教化众生的重要功用,特别是在劝导众生如何做人方面,佛陀给弟子们留下了太多宝贵的经验。跟佛陀学做人,也应该是我们每位佛弟子的重要功课。末学认为,在做人方面,我们应向佛陀学习。
一、诚实守信。何谓诚信?《说文解字》载曰:“诚,信也。信,诚也。”即是说,诚信即对人真实、讲信义,信守承诺,言行一致,表里如一。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,更是人际交往中重要的砝码。在佛教中,佛陀制定的五戒中,有一条为“不妄语”,就是告诫弟子们不要说谎话,不要搬弄是非,不要言而无信。又如,在《佛教本生故事》中,记载了须陀须摩国王和鹿足魔王之间的故事,说是须陀须摩国王被鹿足魔王捉去后,答应被放回去后,等处理完国内的大事,七日内再回来。后来,须陀须摩国王果然如约返回,深深地感动了鹿足魔王,他不仅放了须陀须摩国王,自己也改邪归正、如法修行了。故事中,须陀须摩国王还作了一首偈语:“实话第一戒,实话升天梯,实话小人大,妄语入地狱,我今守实话,心中无悔恨。”从中可以看出,须陀须摩国王是多么地诚实守信。孔子云:“人而无信,不知其可。”即是说,人若不讲信用,在社会上就无立足之地,什么事情也做不成。古人云:“一言既出,驷马难追。”近代高僧弘一大师说:“内不欺已,外不欺人。”诚信太重要了,不管是佛家,还是儒家或道家,都倡导人们讲究诚实守信,唯有如此,才能提升我们的信誉,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,助力于我们生活的美满和事业的发展。
二、与人为善。佛陀在世时,常常告诫弟子要与人为善、广结善缘,因为只有如此,才能不断地培植我们的福报,利于我们的修行。“诸恶莫做,众善奉行”是佛教的根本宗旨,同样是告诫佛弟子们要以善心、善行为人处世。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载曰:“取诸人以为善,是与人为善者也。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。”即是说,与人为善是君子的基本道德。又如,《华严经·普贤行愿品》云:“菩萨若能随顺众生,则为随顺供养诸佛;若于众生尊重承事,则为尊重承事如来;若令众生欢喜者,则令一切如来欢喜。”即是说,佛菩萨随顺众生,让众生心生欢喜,自己也心生欢喜。不管是佛教提倡的忍辱精神,还是“四摄法”——布施摄、爱语摄、利行摄、同事摄,都是与人为善的明证,因为这些都是我们的增上缘,能够清净我们的自心,成就我们的修行。古德曰:“为善最乐。”在为人处事中,我们若能与人为善,以令人欢喜的言行去感化别人,以恒顺众生的心态接人待物,就能得到别人的认可与尊重,在成就别人的同时,也成就了自己。
三、正直无私。在佛教中,有很多关于佛陀舍身为众生的故事,比如佛陀“割肉喂鹰”、“投身饲虎”等,因为佛陀的伟大无私,愿意奉献众生,甘愿作众生的明灯,愿意去成就众生,因而受到众生的敬重和爱戴,也成就了他正等正觉的境界。正直无私就是没有私心,就是为人正派、正义,做事光明磊落,毫不利己,专门利人。多欲是苦,佛陀在《法华经》中说:“诸苦所因,贪欲为本,若灭贪欲,无所依止。”即是说,一切痛苦的根源就是贪欲,如果息灭了贪欲,痛苦就会烟消云散。如何息灭贪欲呢?就需要我们有一颗知足常乐的心,就需要我们以正直无私为人处世。正直无私既是一种睿智的处世智慧,又是我们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。为人正直,才会远离小人、佞友,亲近善知识;处事无私,才会远离诱惑,浑身充满正能量。试想,如果佛陀在传法时有私心,就很难将正法存留于世;如果佛陀在度化众生时有私心,就很难践行佛教慈悲济世的理念。我们为人处世,只有正直无私,才容易得到别人的敬服,不会陷入人我是非之中。
四、宽以待人。佛陀在世时,多次在各种场合向弟子开示宽容的法门,要求弟子要以慈悲宽容的心对待众生。佛陀在因地时,虽被歌利王割截身体,却发愿成佛后第一个就要度化于他。果然,当他成佛后,第一个度化的就是歌利王,即憍陈如。在被自己的堂弟提婆达多陷害后,佛陀依然宽容于他,不去计较,也不让弟子们计较,最终度化了他。在《佛说善生经》中,佛陀非常详尽地向弟子们开示,作为妻子要履行哪些职责,作为丈夫又要履行哪些职责,作为父母和儿女要履行哪些职责,说的更多还是要相互理解,彼此宽容。可以说,佛陀是宽以待人的典范,是我们学习的榜样。清末政治家林则徐曾撰联:“海纳百川,有容乃大;壁立千仞,无欲则刚。”一个有包容心,懂得宽容的人,才更容易成就一番事业。忍一时风平浪静,退一步海阔天空,得饶人处且饶人,唯有宽以待人,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才会更加和谐和美、蒸蒸日上,因为我们原谅了别人的过错,给了别人改过的机会,同样会得到别人的敬服和尊重,别人也愿意帮助我们,成就我们。
五、知恩感恩。《般若经》云:“如来知恩知报恩者。”即是说,懂得知恩报恩的人,才具备成为我佛如来的资格。佛教特别重视知恩感恩,一直倡导“上报四重恩,下济三途苦”,劝诫弟子们要报众生恩、报父母恩、报三宝恩、报国土恩。佛陀认为,世间一切万事万物都在因果轮回之中,众生互为子女、互为父母,因此要和睦相处,冤亲平等。佛陀亦是知恩感恩的楷模,为报父母恩,他亲自在忉利天宫为母说法,使得其母亲摩耶夫人得遇正法;在父亲净饭王往生后,佛陀亲自为父抬棺,恪守人伦。为报众生恩,佛陀证悟后,誓将身心奉尘刹,说法四十九年,全心全意去救度深陷烦恼无明中的众生。这,真让人敬重和赞叹啊!羔羊跪乳、乌鸦反哺,孝亲、报恩,是德行的根本;点滴之恩、涌泉相报,知恩感恩,是消除业力的殊胜途径,亦是培植福报的方便法门。数学家华罗庚曾说:“人家帮我,永志不忘;我帮人家,莫记心头。”在为人处世中,我们不能见利忘义,更不能恩将仇报。若能怀着一颗知恩感恩的心,时时刻刻记住别人好,忘掉别人的不好,就会远离尔虞我诈,就能坦然从容,微笑着应对世间一切的人和事,身心无挂碍。
六、常怀平常心。佛法给我们最大的裨益,就是陶冶我们的情操,启迪我们的智慧,提升我们的人格,概括而言,就是修心修身,利乐有情。通过修行佛法,我们最为直接的感受就是,要有一颗平常心。佛陀曾说:“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,只因妄想执着,不能证得。”即是说,我们的佛性本来具足,但因为我们不能保持一份平常心,被贪欲和执着所牵引,才难以显出佛性。据《五灯会元》卷四中记载,赵州从谂禅师问南泉普愿禅师:“如何是道?”南泉说:“平常心是道。”佛法虽奥妙,不出平常心。常怀一颗平常心,我们才能在学佛大道上如法修行,更加受用。平常心是随缘,是无我,是无分别、无是非,也是一种坦然,一种达观,一种知足。近代高僧印光大师在给一位居士回信时说:“上不埋怨天,下不责怪人,随遇而安,一心念佛,往生西方。”印光大师是在劝勉这位居士,要常怀一份平常心,随遇而安,把心安住在念佛法门上,终会有所获益。“饥来则食,困来即眠”,这是平常心;“宠辱不惊,去留无意”,这也是平常心,我们若能常怀平常心,就不会锱铢必较、睚眦必报,就能随缘任运,处变不惊,安住当下,得大自在。
佛陀是一位慈悲的长者,是一位精进不怠的勇者,更是一位慧心如海的智者。从他的遗教中,我们能学到丰富的处世哲学、人生哲理,若能将其应用于工作与生活中,一定能受益匪浅。跟佛陀学做人,既是我们的福报,又是我们的责任。感恩慈悲伟大的佛陀!【少林寺武校

少林寺正宗文武学校[Chinese Kungfu School]推荐: